牧師是星際戰士戰團的精神領袖,為整個戰團提供必要輔導,並且宣揚帝皇的偉大、維護帝國的聖潔。大遠征時期,帝皇召開有數萬人在場的秘密會議,最後決定將嚴格限制靈能者的能力,禁止各戰團使用戰鬥靈能者──就算這些戰鬥靈能者確實能提供幫助,也一律禁止;同時要求每一個星際戰士戰團設立「牧師」職位,確保戰團都能戮力實現帝皇的真理。此外下令禁止崇拜其他宗教。
雖然上有政策,但下有對策。帝皇確實偉大、功不可沒,但有些人認為帝皇只是一個很有才華、可以振奮人心的偉人。不過比起遠在天邊的帝皇,近在眼前的基因原體其實也是崇拜的對象──各戰團都偷偷來,甚至崇拜了數千年。對基因原體的尊敬等同對帝皇一樣熱情。第一個設有牧師職位的是第十七戰團。當時的牧師被稱為帝國先驅,穿戴黑色盔甲與骷髏頭盔,手不是拿聖經而是棒錘,每到一個未受人類統治的新世界便劈頭說:「服從還是毀滅?」
原本牧師的盔甲顏色都是跟著各戰團的代表色,後來才統一漆成黑色。每一個軍團的牧師單位名稱不盡相同,比如聖血天使戰團稱為守望(Warden)、火蜥蜴戰團稱為火之聲(Voices of Fire)、鐵手戰團稱為鐵父(Iron Father)、太空野狼戰團則稱為狼祭司(Wolf Priest)……牧師的盔甲跟其他修士的比起來非常獨特,一眼就能認出。骷髏是帝國教的符號,所以牧師的裝備大多都有骷髏符號。當然,每個戰團的牧師對於骷髏也有不同的藝術風格。這種差異跟各自的戰團文化有關。另外牧師還配戴骷髏造型的念珠(Rosarius),具備特殊的能量護盾。
載運星際戰士的戰鬥駁船設有類似修道院的巨大空間,裡面存放不少珍貴遺物,像是戰團冠軍的盔甲碎片、屠戮大量敵人的祝福武器、敵對旗幟……之類的。牧師也會在修道院裡佈道,堅定修士們的決心。修士如果有需要,也可以來修道院裡禱告,或是跟牧師談心。至於要如何成為牧師?首先得具備不同常人的熱忱,以及立下戰功,才能成為「入門」,在牧師的旁邊觀摩學習;也要熟讀經文、研究怎麼舉辦儀式……如果牧師一職空出來──自然空缺,不是陣亡的空缺──最有潛力的入門會被關到一個安靜的小空間裡冥想,禁食一個禮拜。出來後,這位入門會在整個戰團的眾目睽睽之下成為牧師。至於如果是陣亡的空缺,那最有潛力的入門得立刻頂上,只有等到打勝仗時才會補辦儀式。
每一位剛成為星際戰士的新修士,都一定會注意到牧師的存在,因為牧師每天都會孜孜不倦地灌輸帝皇的理念,想不注意都很難。牧師也會用最嚴厲的目光盯著每位修士的一舉一動,注視修士們的精神狀況正不正常與心態正不正確,直到修士死亡為止。遊戲裡,牧師一直「訓話」泰圖斯,某方面當然可以說是在找麻煩,但也可以說牧師很盡忠職守,畢竟泰圖斯的經歷跟其他修士比起來確實很不一般。而就是因為牧師位高權重,所以泰圖斯也沒有辦法說什麼,沒辦法自證清白,只能乖乖聽牧師的話。
除此之外,還有像是當初入戰團的年輕修士的導師、堅守戰團法律、提供連長戰術建議、主持葬禮……工作內容包山包海。各戰團的牧師也會有些微的工作差異。比如聖血天使的守望,得注意修士不要被黑怒(Black Rage)搞到失去理智。
沒有打仗的日常就是宣揚帝皇的功績,那打仗的時候呢?牧師不會龜在後面,而是拿起武器勇往直前!牧師本身也是星際戰士,戰鬥力自然不在話下。戰鬥時,牧師會一邊喊話鼓舞士氣,一邊用武器錘爆敵人的頭。
對牧師來說,修士們在戰鬥時的吶喊好比對帝皇的祈禱,每次對敵人的正義揮砍猶如最忠誠的獻祭。所以看到修士們努力戰鬥,牧師也會肯定,因為他們正在捍衛帝皇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