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源自火力不足:扭轉人類局勢的宇宙樹計劃與赫倫汀計劃─《HALO》歷史速成班

影片和文本無差異,只是供各位有不同的閱讀選擇罷了~但還是建議各位看影片,因為有圖有聲。喜歡的話可以訂閱喔~粉專也有更多 Halo 《最後一戰》和其他遊戲的資訊,歡迎逛逛^^

身為遊戲人,要知遊戲事。上一部介紹第一世代雷神之錘動力盔甲的影片,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呢?如果有看過的話,還記不記得筆者曾說過這句話:這套盔甲也為往後的動力/半動力盔甲提供紮實的基礎。沒錯,這句話跟本文有極大的關聯,因為人類並不只是專心研發雷神之錘動力盔甲而已,而是有將這些新技術嘗試發展其他領域,最終獲得豐碩的成果。

廢話不多說,那我們開始吧!

宇宙樹計劃與赫倫汀計劃

宇宙樹計劃是個總稱,負責的項目很多且廣泛。26 世紀早期或中期,宇宙樹計劃由威特康中將提議──中將於《短兵鏖戰》小說裡首次登場──並讓 ONI 的材料大隊負責該計劃,旨在將於研發雷神之錘計劃所運用到的科學、知識、技術,運用到具有戰略意義的組件/物品上,藉此提升性能、殺傷力,最終能大量生產,並與現有的 UNSC 軍事資源互相配合、協調。艾克森上校亦是參與人員之一。

根據維基百科解釋,宇宙樹又有「世界樹」、「乾坤樹」之意,樹種為白蠟樹,在北歐和芬蘭的神話中,這個巨大的枝幹構成了整個世界。會選擇「宇宙樹」這個詞,考慮到人類已有星際旅行的能力,所以選「宇宙樹」這個詞會比較符合這個計劃的內涵。另外世界的構成是以宇宙樹為中心來向外擴散,而這個計劃負責的項目非常廣泛,所以取這名字確實有此種涵義在。

雖然發起這個計劃的念頭是很好,但因為缺乏相關人手與設施,所以這個計劃在人類─星盟戰爭期間的成功案例也是屈指可數。不過於戰後時期,宇宙樹計劃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其實會在戰後時期才成功也是挺合理,畢竟戰爭期間就已經有雷神之錘動力盔甲這套非常有效的開掛設備,筆者是軍方高層的話,也會想要持續升級這套盔甲;再來技術並非一蹴可機,也是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經驗,不是說東西一開發出來就能馬上用。

赫倫汀計劃沒有專屬的百科頁面,散落在百科各處,因此不清楚這兩個計劃之間的關係究竟是從屬,還是同等地位。赫倫汀計劃的最偉大傑作為獨眼巨人號。根據英文維基百科的解釋,赫倫汀是把劍,被送給貝奧武夫。有鑑於以下介紹的各種武裝都有宇宙樹與赫倫汀這兩個詞,因此推測這兩個計劃為同等地位的合作關係。

赫倫汀/世界樹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
赫倫汀/世界樹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

HRUNTING/YGGDRASIL Mark I ADS

獨眼巨人號於西元 2513 年問世後,ONI 的材料大隊開始研發「赫倫汀/世界樹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屬於世界樹計劃與赫倫汀計劃的一環。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為實驗型雙足動力外骨骼/裝甲戰鬥車輛,由設於阿爾戈利斯殖民地的武器研究設施 T12A 的 ONI 材料大隊開發,主要供 UNSC 海軍陸戰隊使用。

盡管這套裝甲非常猛,但最終仍廢棄了這個計劃,因為對身為海軍陸戰隊的使用者而言很容易受傷,而且對第二代斯巴達戰士來說這套裝甲過於複雜,再加上製造成本高於雷神之錘動力盔甲。嗯……之前說打造一套雷神之錘動力盔甲所花的錢跟造一艘驅逐艦差不多,真不知道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到底是要花多少錢。

《最後一戰:光環傳奇》的原型篇章講述了這套盔甲的一些事情。阿爾戈利斯殖民地被星盟入侵時,代號為幽靈的海軍陸戰隊使用這套裝甲,掩護其他人離開戰場,最後啟動自毀裝置與星盟同歸於盡。盡管不少資料於此次戰鬥中遺失,但研究團隊後來也找回了一些資料,並又製作了不少有趣的東西。

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的動力來源為核融合反應爐,跟雷神之錘動力盔甲一樣。這套裝甲並不需要經過生物增強手術的人才能使用,因為本來就是面向海軍陸戰隊來開發。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有自成一格的 HUD,搭載雷射標定與簡單的無線電通訊設備,更重要的是它那些強到誇張的集成武器系統,根本就是移動軍火庫。

右臂安裝 T261 路西法臂式加特林,每分鐘射速達 2980 發,共 850 發的 20 毫米高爆彈。臂式加特林的上方還安裝了榴彈發射器,榴彈帶纏繞住臂式加特林。右肩架設三管導彈發射器(LAU-1810/SGM-151),透過熱導引來追蹤。左肩配備 M149 麥哲倫無後座力步槍,共 50 發 105 毫米高爆彈,每發的爆炸半徑為 5 公尺。左手臂跟人類的手部構造類似,可以抓東西、使用右臂的加特林;另外安裝了與右肩相同的兩管導彈發射器。左右大腿各有三個 18 型磁性刺刀式闊刀地雷,只需一個就能幹掉一台亡魂號。其中最驚人的武裝,為核分裂自毀系統,威力足以摧毀一切。

防禦方面,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使用的是泡泡護盾,能擋掉不少攻擊。不過畢竟不是雷神之錘動力盔甲的護盾系統,所以耗盡後就只能用裝甲本身去擋攻擊。機動方面裝配了噴射背包,共 4 個穩定器與 4 個後燃推進器,要使用時會展開,使用完畢後會縮回插槽,以免被攻擊傷到。

赫倫汀/世界樹第一型 [J] 綠色機器
赫倫汀/世界樹第一型 [J] 綠色機器

RUNTING/YGGDRASIL Mark I [J] Green Machine

「赫倫汀/世界樹第一型 [J] 綠色機器」,是赫倫汀/世界樹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的變體,於《星環戰役 2》裡登場,為強森中士的獨特雙足武裝。[J] 可能是 Johnson 的名字開頭。雖然跟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比起來較小,武裝也較少,不過綠色機器配備能量護盾,大大提升了防禦力。動力來源為核融合反應爐,整體配色為綠色,由鈦合金與奈米複合鈦纖維打造,配備迷你砲、追蹤導彈、泡泡護盾……等等。

需要注意的是,強森中士在《星環戰役 2》的多人對戰裡起死回生,純粹只是遊戲性而已,不是真的復活。不過 343 證實綠色機器確實存在於《HALO》的世界觀裡。

HRUNTING/YGGDRASIL Mark II [D] Mega-Mantis

「赫倫汀/世界樹第二型 [D] 裝甲防禦系統」,又稱巨型螳螂,是由 ONI 材料大隊研發的動力外骨骼。第二型 [D] 裝甲防禦系統雖然沒有完成,但是研究期間得到的寶貴經驗與數據,最終促成了螳螂號與巨像號。

如果有玩過 4 代的多人對戰,應該會對漂泊(Adrift)地圖有印象。地圖中間有條走道,正中央即為打造到一半的第二型 [D] 裝甲防禦系統。

巨像號
巨像號

HRUNTING/YGGDRASIL Mark II [J] Colossus

「赫倫汀/世界樹第二型 [J] 裝甲防禦系統」,又稱巨像號,是由 ONI 的材料大隊發起、漢尼拔武器系統製成的次世代動力外骨骼,專供 UNSC 陸軍使用。巨像號於《星環戰役 2》的「破矛者行動」裡首次登場。早期的藝術概念,巨像號為四足,除了配置遠程重型磁軌炮,也可以用來當成移動平台。

雖然巨像號的移動速度較慢,但火力極強,能撂倒所有東西。巨像號的左肩掛載遠程重型磁軌炮,不過只能瞄準地面目標;至於其他遠程重型磁軌炮無法應付的部分,則由自動炮處理。巨像號的重踏極具威力,能踏碎所經之處的任何活物。

螳螂號
螳螂號

HRUNTING/YGGDRASIL Mark IX Mantis

早期的設計階段,343 工作室考慮將第一型裝甲防禦系統放入遊戲裡,並且可以讓配備雷神之錘動力盔甲的斯巴達戰士使用,變成一種更大的動力外骨骼,但最終廢棄該想法。螳螂號的測試期間,343 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來調整移動速度。另外還有填彈動畫問題,最初是將手臂向前伸好裝彈,不過有人認為這樣不好,所以後來才改成將手臂往上舉。原本還有設計推進器,能讓螳螂號快速躲避攻擊。

「赫倫汀/世界樹第九型裝甲防禦系統」,又稱螳螂號,由 ONI 的材料大隊開發,之後又經由漢尼拔武器系統製造變體。螳螂號的許多技術取自雷神之錘動力盔甲,比如神經植入物、袖珍型核融合反應爐、能量護盾。西元 2548 年至西元 2551 年的子午星之戰中,首個螳螂號原型於戰爭期間擊毀了 18 座星盟的螳螂防空炮。戰後時期,螳螂號才被大量生產,供海軍陸戰隊、UNSC 陸軍、ONI、私人保全公司使用。

螳螂號長 2.8 公尺、寬 5.8 公尺、高 5.7 公尺,重達 5.2 公噸,時速最高可達 55.5 公里,僅需一人即可操作。跟天蠍號相比,雖然火力不如坦克,但機動性高,且配有能量護盾──不過能量護盾的充電時間比較長。右臂配備反器材機槍,對人或對載具都很有效;左臂是導彈發射艙,可追蹤空中載具,能只射一發或五發齊射。某些變體的機槍使用的是 M655 型、20 口徑;飛彈則是 M5920 型地對地。跟巨像號一樣,踩踏非常致命。雖然海軍陸戰隊跟陸軍都有跟材料大隊簽契約,買一堆備用武裝好補充,但不能拆換螳螂號原本的武裝。

5 代戰區模式,螳螂號有多種變體。《星環戰役 2》也是,尤其傑洛姆的專屬指揮螳螂號被暱稱為忒修斯,還蠻帥的!

總的來說,宇宙樹計劃與赫倫汀計劃挺成功,確實融入了現有的作戰編制。如果一個戰鬥單位能配備螳螂號,那在遇到敵方載具時就能派上用場,不需要地面人員花很大的風險去使用火箭發射筒。如果需要人員去清掃危險區域,可以派一隊綠色機器過去,這樣能將損傷降到最低。如果需要從極遠距離外打擊敵人,可以叫上巨像號,包準能射好射滿。盡管斯巴達戰士很強,但要在盔甲上配備重型武裝之前也是得改造一下,這樣才不會被後座力震飛,或是彈藥帶不夠。不管怎麼樣,這種人型機器永遠也不過時!

那麼以上,就是本集的所有內容。希望各位會喜歡~

魔擋殺魔、神擋殺神:為什麼外星人都懼怕第一世代雷神之錘動力盔甲


粉絲專頁:阿Ben

Halo社群歡迎您的加入:

Halo最後一戰-台灣粉絲團
Halo最後一戰-台灣論壇
Discord

留言

4 thoughts on “恐懼源自火力不足:扭轉人類局勢的宇宙樹計劃與赫倫汀計劃─《HALO》歷史速成班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