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軍超怕的黑人步兵團「哈萊姆地獄戰士」,凱旋歸國後卻橫死街頭─《戰地風雲1》

身為遊戲人,要知遊戲事。因為最近玩《英勇之心:戰後還鄉》,又接觸到哈萊姆地獄戰士(《戰地風雲 1》也有出現)。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時發現中文區沒有什麼詳細內容,於是特別做影片,紀念這一群勇敢的戰士~影片發佈後一個禮拜內的所有收益將全數捐給財團法人國軍暨家屬扶助基金會,感謝所有官兵為這塊土地的貢獻。到時候會把收據貼在 YT 社群跟臉書粉專。

白人至上主義的美國決定參戰

美國的種族主義與民族偏見一直以來都是非常複雜的問題,還因此發生激烈內戰,就連第一次世界大戰開打了也還是吵得不可開交。後來因為德國竟然敢在太歲爺上動土,美國於是在西元 1917 年向同盟國宣戰,派兵前往歐洲幫助協約國。

但有個必須先解決的問題:兵源不足。宣戰那年,美國陸軍只有十二萬一千人;宣戰後過了六個禮拜,又有七萬三千名男子志願參軍。不過這跟威爾遜總統想要的百萬大軍相差甚遠,顯然無法有效支援協約國。後來國會通過《義務服役法》,強制要求 21 歲 ~ 31 歲的男子參軍──包括一些議員極力想要排除的非裔美國人。戰爭結束前,大約有 280 萬名男子被徵召入伍。

黑人男子滿懷熱血,對抗種族歧視

一聽到能為國貢獻,不少黑人都認為這是能改變白人那根深蒂固的種族歧視的最佳機會,回國後想必能一口氣拉高在美國的地位,贏得尊重。盡管來自不同地區,但他們都認為這是上帝的賜福。包含志願者在內,有大約 35 萬名黑人男性前往歐洲戰場拋頭顱、灑熱血。不過,當非裔美國人拿著兵役應徵卡前往募兵處時,只要審查資格的人發現你不是白人,就會剪掉左下角,強制把你「分門別類」。

紐約國民警衛隊第 15 團是紐約州的步兵團,成員由非白人士兵組成,多數為非裔美國人,但也有古巴人和波多黎各人。第 15 團由白人軍官負責率領。士兵們在紐約惠特曼營報到(Camp Whitman),先了解基本的戰鬥知識;之後又前往沃茲沃斯營,接受進一步的戰鬥訓練。

礙於嚴格的種族隔離政策,第 15 團的裝備嚴重不足,整團 2500 人卻只有 250 把步槍,搞的沒槍的新兵只能拿掃把棍訓練。當地居民對這些非白人也很不友善。有一天,兩位黑人士兵想在當地商店買報紙,卻被白人老闆拒絕。經過的幾名第 27 師白人士兵出來相挺,但黑人士兵只說不想惹事。這件事情並非個案,許多當地商店都拒絕服務第 15 團的士兵,搞到第 27 師的白人士兵也超不爽,直接開嗆白人老闆。

「他們是我們的同袍。我們不會付給無法公平善待第 15 團的店家半毛錢。」

前往歐洲戰場,寫下輝煌戰史

在國內歷經不少歧視後,第 15 團從紐約搭船出發,浩浩蕩蕩前往歐洲。到了法國後,第 15 團改組為第 369 步兵團。另外,他們明明是步兵,卻得在白人的監視下做最低賤的勞務,像是搬重物、蓋防禦工事……此外他們得在雨中進食,駐地也沒有洗澡跟洗衣服的場所,還得睡在地板上。

根據 Extra History 頻道的說明,超多白人士兵明確拒絕與黑人士兵共同作戰,然而潘興將軍卻希望底下的官兵能好好團結。白人高官則表示,如果潘興堅持的話,可能會影響到往後的軍旅生涯。或許就是因為這樣,他才在 1918 年 4 月 8 日時,把第 369 步兵團交給法國軍隊。

跟美國那落後的種族隔離政策不同,法國很早就將非洲國家的男子編入軍隊,像是摩洛哥跟塞內加爾。大戰期間,約有 45 萬名來自非洲的士兵替法國打仗。不過當時的法國有不少非洲殖民地,所以兵源合不合法,實在不好說……反正因為當時的法國比較包容非白人,所以不僅沒有歧視第 369 步兵團,甚至張開雙手歡迎他們,正式將這些非裔美國士兵納入戰鬥力量。

第 369 步兵團身穿美軍制服,但卻配備法軍武器跟亞德里安鋼盔。根據簡單歷史頻道以及英文維基, 1918 年 5 月 14 日晚上,亨利.強森二等兵與另一位戰友駐守在第 20 號前哨站。強森確信德軍會在今晚進攻──事後估計有 36 名德軍──因此先把 30 顆手榴彈放在方便取得的地方,以備不時之需。

半夜兩點左右,他聽到德軍在剪鐵絲網的聲音。由於寡不敵眾,另一名士兵(Needham Roberts)趕緊去叫支援,卻不幸受傷。強森開始朝德國人狂扔手榴彈,爆炸聲不絕於耳。戰鬥期間,強森的頭部、嘴唇、腳、手都受傷,但仍然死守陣地。扔完手榴彈後,他拿出步槍射擊,結果因卡彈而無法開火。多數人可能會在這時候放棄掙扎,但強森卻把步槍當棍子用,猛砸進犯的德軍;之後又拿出波洛刀猛砍。兩人苦撐了一個小時,直到援軍抵達。

強森事後謙虛地表示,每一下揮砍都有意義,而且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另外就是他那嚴重受傷的腳,必須用東西固定住才能走路,可見他在戰鬥當時遭受巨大的痛苦。強森與另一位戰友後來獲頒英勇十字勳章,是第一位獲得該殊榮的美國士兵。某些士兵尊稱他為「黑死病」(Black Death)。第 369 步兵團曾連續部署 191 天。綜觀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所有軍團,也沒有任何一支像他們一樣部署這麼長的時間。

1918 年 9 月,在謬思-阿爾貢攻勢中,第 369 步兵團的表現十分出色,一路向前推進戰線,速度比從側翼包抄的法軍還要快,而且還冒著可能會被切斷後路的風險。等到法軍命令他們撤退重整態勢時,第 369 步兵團已經深入戰線 14 公里。諷刺的是,盡管戰功彪炳,但獲得榮譽勳章的卻是一名白人中尉。

雖然第 369 團沒有獲得任何官方表揚,但私下卻贏得法國士兵的尊重。法軍根據第 369 團的響尾蛇徽章,稱他們為「黑色響尾蛇」;另外還有「青銅人」稱號。至於德軍,在見到黑人的英勇表現後,給他們起了令人生畏的稱號:哈萊姆地獄戰士。有鑑於此,德國的一些政治宣傳表示,德國人沒有對非裔美國人不好,對他們不好的是美國才對,試圖策反,不過沒成功。從事後的角度來看,德國人也沒說錯,畢竟美國白人確實沒有善待非裔美國人。

大戰期間,第 369 步兵團從未丟失任何一寸領土,也沒有被敵方俘虜。但代價不斐,因為該團折損了 1500 名士兵,是所有美國軍隊中損失最多的一團。此外,他們也是協約國軍隊中,首個跨越萊茵河進入德國領土的軍團。戰爭結束後,法國政府為了感謝第 369 步兵團的巨大貢獻,頒給 171 位士兵十字勳章,還立了紀念碑。至於美國則相當吝嗇,一點賞賜都沒有。

戰後返鄉,卻什麼也沒改變,下場悽慘

第 369 步兵團原本要搭乘維吉尼亞號戰艦返鄉,但白人艦長卻拒絕他們登艦。回國後,他們也想與其他軍團參加勝利大遊行,卻被白人拒於門外。幸運的是,他們後來可以單獨舉辦自己的慶祝遊行。遊行從第五大道開始,最後抵達哈萊姆。沿途有許多黑人民眾出來致意;而且學校在那天都刻意放假,讓所有學生都能上街歡迎勇敢的士兵回家。

然而,黑人士兵所奮鬥的目標卻沒有實現,反而加劇了白人對黑人的仇恨──美國的種族歧視於此期間來到了最高峰。非裔美國人威爾伯.利特(Wilbur Little)在家鄉因為穿著軍服,被一些白人看到後要求他脫下。威爾伯拒絕,結果被憤怒的白人打死,屍體棄置在郊區。

詹姆士.里斯.尤洛波(James Reese Europe)回國後,因細故與黑人同袍發生爭執,脖子被刺了一刀,最後失血過多而亡。勒羅伊.阿爾福德.強斯頓(Leroy Alfred Johnston)二等兵,獲頒十字勳章,卻與三位兄弟共同死於 1919 年的伊萊恩大屠殺,屍體被扔在路邊。他們的母親還得花錢贖回兒子們的屍體。更誇張的是,他的服役紀錄還被惡意竄改,從重傷改成輕傷,導致他無法獲得紫心勳章。

榮獲英勇十字勳章的強森,回國後發現於戰時所獲得的尊重在美國一點用處也沒有。由於感染了肺結核,他被軍隊除役;而且因為受傷,也無法工作,只能每個月領補償金苟活。由於身心受創遲遲無法復原,妻子也跟他離婚。強森於 1929 年去世,享年 36 歲。事實上,許多非裔美國人的下場也都很慘,要嘛被軍隊拋棄,要嘛家庭破碎。《英勇之心:戰後還鄉》有描寫這段歷史。弗萊迪回國後只是與白人安娜一起上街買東西,就被兩名看不順眼的男子拿刀刺死。

許多黑人士兵在死後,美國政府才重新肯定他們的戰鬥表現。看在當時,如果是白人肯定會被大力吹捧,回國後左摟右抱、代言接不完翹腳數鈔票……為美國作戰卻換來這樣的下場,非裔美國人當時就應該聽德國人的話轉頭對付美國才對。

時至今日,美國的種族問題依然難解,而且還時不時登上頭條。希望大家都能記得盡管膚色不同,但體內流的血卻都一樣是紅色。願每個人都能被善良對待,願世界再無歧視。

揭露避難所的超黑暗實驗─《異塵餘生》廢土求生攻略


粉絲專頁:阿Ben

HALO社群歡迎您的加入:

Halo最後一戰-台灣粉絲團
Halo最後一戰-台灣論壇
Discord

留言

One thought on “德軍超怕的黑人步兵團「哈萊姆地獄戰士」,凱旋歸國後卻橫死街頭─《戰地風雲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