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逃跑就一槍送你去帝皇面前懺悔:簡述《戰鎚40K》的政委

30K 的時候,當時人類正在擴張版圖,逐步於無垠的太空中站穩腳跟。那個時候星際戰士軍團當主攻,帝國軍(Imperial Army)從旁輔佐;帝國軍有時候跟著星際戰士一起遠征,有時候擔任星球駐軍的角色。不過因為組成龐大軍隊的士兵們大多來自不同地方,文化落差非常大。有只拿著動力斧的野蠻部落,也有全都裝備能量武器的先進部隊……為了更有效率地維持部隊紀律不要網內互打,紀律專家(disciplinemasters)因此誕生──這就是政委的雛形。


紀律專家是退伍軍人,他們來自比較文明、科技比較發達的世界。畢竟都要管人了,當然要找智識程度高一點的。紀律專家的主要任務,便是告訴大頭兵們必須乖乖遵守帝國真理,要那些離泰拉比較遠的落後星球也能「沐浴」帝國的榮耀。


後來發生了荷魯斯叛亂,軍隊也就順勢拆成小一點,以防又發生大規模叛變。這段期間,確定成立「政委」職位,避免各部隊投靠混沌。至於要怎麼養成政委?首先孤兒會進入忠嗣學院,由資深政委培訓。青春期後開始學習戰鬥訓練、心理學、肉搏格鬥、研究宗教……一旦確定可以獨當一面後,便會在畢業典禮上頒發爆彈手槍跟鏈鋸劍。當然,政委畢業後如果覺得其他武器更順手,也是可以拿別的。


政委被賦予很大的權力,可以採取適當措施維持軍中士氣,要底下的士官兵勇敢對抗敵人,千萬不要臨陣脫逃。比起懼怕眼前的敵人,你們更應該害怕的是政委手中的爆彈手槍。政委也可以視情況處決軍官,甚至更高層級的將軍。而如果指揮的人死掉了,那麼政委便會暫時接下指揮一職,帶領士兵勇往直前。
有時候政委也會自行生產宣傳海報,或是發表演講激勵士氣。此外,如果隊裡的靈能者出現狀況,也要能當機立斷,朝靈能者的腦袋送上一顆子彈。比起被混沌入侵導致全軍覆沒,錯殺靈能者不過小事。由此可知,政委不只得精通帝國真理,也要懂判斷混沌有沒有入侵、還得追殺臨陣脫逃的膽小鬼、抓想搞事的基因竊取者、口才必須很好、要夠冷酷無情……總感覺跟星際戰士的牧師一樣忙。


雖然政委位高權重,也是軍隊裡不可或缺的角色;甚至某些可能會輸的戰鬥也是多虧了政委而逆轉。但各位也知道,盡管都是同一陣營,但政委就是吸仇恨的存在。所以有些政委不一定是死於敵人之手,有時候難免發生一些難以言喻的糟糕「意外」讓政委身首異處。


政委也是人,也會有犯錯的時候。比如格林(Green),在某次戰鬥中拒絕派手下送死,結果被流放到懲戒軍團(Penal Legion)。還有科勒(Kowle),只因為底下士兵不小心搞錯帽子上的徽章就把人鞭死,因此被重新指派到別的單位。所以政委可不是吃了無敵星星,一旦搞砸了也是會倒大楣!


政委身穿黑色大衣,衣領和袖口則是紅色內襯。還有黃紅墊章,頭戴大檐帽;帽子有常見的天鷹座或骷髏造型。另外配戴紅色或金色的裝飾。如果常身在第一線,還會配備很像中世紀騎士穿的胸甲。某些政委上任後,也會配合該軍團的文化配戴面罩或防毒面具,這樣就能更好融入群體。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