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確Out!遊戲史上最具爭議的「No Russian」,原本打算讓玩家開炮艇炸平民!?

影片和文本無差異。但建議看影片,因為有圖有聲。

身為遊戲人,要知遊戲事。當今世道,像這樣不受政治正確干擾的遊戲,各位能舉出多少?為什麼現在的大廠都得綁手綁腳,不能放手做遊戲?為何當時的「No Russian」可以這麼帶種?為什麼過了 14 年,「No Russian」熱潮依然不減?

今天本文要來深入解析「別說俄語」,告訴大家這個經典關卡究竟是怎麼誕生,以及為什麼會惹來一堆爭議,還有後續影響。

按住板機屠殺,或是冷眼旁觀?

2009 年 11/10,《決勝時刻:現代戰爭 2》發售,第四關「No Russian」隨即震撼了全世界!原因在於關卡一開始,手持機槍的玩家將與四位反派 NPC 在俄羅斯的機場展開慘絕人寰的大屠殺──綜觀當時的遊戲,還真想不到有哪款也能像這樣把殘忍的恐怖攻擊當成關卡主題。要了解「No Russian」惹出的爭議之前,我們得先把格局拉大,了解故事的前因後果。

《現代戰爭》的最後一關,被逼到絕境的 SAS 及美國海軍陸戰隊幾乎全軍覆沒。受重傷的 Price 將 M1911 手槍遞給 Soap,好讓他能一槍爆掉極端民族主義者「伊姆蘭.扎卡伏」的頭。雖然這一槍意味著俄羅斯的內戰終於結束,但也導致與扎卡伏交情匪淺的馬卡洛夫想要報復西方世界──而且還得是能重創西方列強的大行動。

於此同時,西方的情報單位也意識到這名危險的恐怖份子是個大威脅,必須盡速抹殺以永絕後患。在謝菲爾德將軍及 CIA 的安排下,原本服役於美國遊騎兵的約瑟夫.艾倫,在胸前紋上俄羅斯監獄、化名為亞歷西.波羅丁後,偷偷混入馬卡洛夫的圈子裡當臥底。

馬卡洛夫雖然是頭瘋狗,但他行事嚴謹,還知道該從哪裡著手才能引燃大火。他選定幾名會講英文的部下,並且只裝備北約武器,在行動開始前於電梯裡用俄語說了一句「上帝與我們同在」,接著吩咐其他人「別說俄語」,隨後走出電梯,朝在安檢站的手無寸鐵平民、來不及掏出手槍的警衛傾瀉子彈。頃刻間,慘叫不絕於耳,血流成河,無一倖免。

通過金屬探測器往前走,毫無憐憫之心的屠夫朝高舉雙手的平民開槍。馬卡洛夫的一句「上樓梯。走。」,其他人便三步併作兩步地奔上樓梯。馬卡洛夫用手勢指揮同伴散開繼續開槍,絲毫不打算放過躲在商店裡的平民。英勇的機場警衛躲在掩護後試圖反擊,但勢單力搏的他們仍然無法與槍榴彈、機槍、散彈槍抗衡,被一一擊破。最後一組警衛搭電梯到二樓,卻被奪得先手的馬卡洛夫用手榴彈炸死。

來到屍橫遍野的候機大廳,眾多班機因為這場突發意外而延誤。俄羅斯聯邦安全局派出重兵,在煙霧與盾牌的掩護下朝恐怖份子開火,拚上全力阻止敵人。不過馬卡洛夫一夥人也不是省油的燈,邊開槍邊推進。在這場交火中,兩名同伴被殺,但他們仍靠著重火力殺出一條血路,讓聯邦安全局損失慘重。

最後上救護車撤離之際,馬卡洛夫一槍幹掉身為臥底的艾倫,好將這一連串狠毒的罪行嫁禍給美國。可想而知,當社會看到一群只講英文、拿著北約武器、挖出有美國身份的恐怖份子時,肯定群情激憤,上街要求公道。在面臨巨大的壓力下,俄羅斯總統不得不向美國宣戰,導致第三次世界大戰爆發。

「No Russian」引發的全球熱潮與炎上

即使過了 14 年,依然可以在國內外看到不少跟「No Russian」有關的創作與迷因。比如每年的情人節,都可以看到「不要留下任何一對情侶」這張經典搞笑圖。B 站也有人在去漫展時,全副武裝拿道具槍重現這段場景。用英文關鍵字去搜,隨隨便便都可以找到一大堆圖,還有許多用模組改的影片,看也看不完。

不過,越是有話題性的東西,自然免不了負面批評。有評論表示,雖然《俠盜獵車手》也是可以殺平民,而且受到的懲罰(通緝)很小,但並沒有任何一款遊戲是像「No Russian」這樣,全程扮演一名恐怖份子,前往人潮密集的地方持槍掃射。

比較激進的評論家反覆用「bullshit」一詞,而且覺得邏輯狗屁不通。身為臥底的艾倫,都已經離馬卡洛夫夠近了,而且手上還有一把機槍可以阻止四名壞人──他可以是阻止大屠殺的英雄,也可以照 CIA 的願除掉眼中釘,卻會因為朝壞人開槍而導致任務失敗,實在說不過去。

一名喜歡玩《魔獸世界》的退休主教說:「如果有人在『No Russian』關卡中,因為殺死平民而感到興奮,那這人絕對是個變態。」也有家長擔心,怕「No Russian」關卡會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雖然《現代戰爭 2》被歸類為 M 級,規定 17 歲以上才能玩,但也並不是每一位 17 歲以下的孩子都會遵守遊戲規則。

針對這些批評,有些國家直接採取行動。因為俄羅斯沒有電子遊戲分級制度,於是直接刪掉「No Russian」關卡,怎麼樣都玩不到。日本跟德國雖然沒有刪掉「No Russian」,但只要玩家朝平民開槍,便會強制返回上一個儲存點,並顯示「你殺了一位平民」警告訊息。日文版當時因為翻譯問題而另外掀起風波。原本的意思是「不說俄語」,結果日文版翻成「殺掉他們,他們是俄羅斯人」,讓玩家變成真正意義的恐怖份子。

然而,「No Russian」產生的爭議不只這些。2011 年,俄羅斯的多莫傑多沃國際機場發生炸彈襲擊事件。俄羅斯的今日電視台把襲擊現場的監控畫面與「No Russian」關卡並列,評論恐怖份子會把這個關卡當訓練教材。2013 年,美國警方逮捕一名打算襲擊學校的學生,從他的電腦裡發現背景音樂竟然是「No Russian」關卡的主題曲……某種程度上來說,「No Russian」或許確實影響了一些人的想法。

IW 為什麼要開發「No Russian」?

各位還記得《現代戰爭》的「死從天降」關卡嗎?玩家首次操作 AC130,朝地表的敵軍狂轟猛炸,掩護地面部隊撤離。之後在製作《現代戰爭 2》時,官方有意重現「死從天降」關卡,但要有不一樣的變化。如果在人口密集區上佈署一台 AC130,那是什麼樣的場景?官方想像了很多關於第三次世界大戰或恐怖襲擊的畫面,並思考如果真的發生了,那究竟會發生什麼事。

最初的構想是把地點設定在莫斯科,AC130 會飛越國會大廈,讓玩家炸毀橋梁、隧道、機場,好阻止殭屍病毒蔓延,將感染控制在莫斯科。不過官方最終廢棄了這個想法,因為他們不想做一款殭屍遊戲,但某些概念仍然保留,比如莫斯科機場、殺死平民,並拉長了整個屠殺的過程,而不是在安檢站結束後就立刻與警方交火。製作組表示,他們想把玩家置身於一個任何人都無法想像到的地方。

不過正如遊戲發售後的批評,內部人員在開發時也分化成兩極。一派支持「No Russian」,覺得只是單純推進遊戲劇情的重要橋段而已;還有一位設計師的律師妻子說應該要更真實點,讓平民的血跟內臟飛的到處都是才對。另一派則反對,有人認為根本不應該出現,也有人說不一定要從恐怖份子的視角出發,可以讓玩家扮演機場警衛。有一名現役軍人在測試階段時,明確拒絕玩「No Russian」關卡,這也是讓官方決定加入跳過關卡選項的關鍵重點。而且跳過這關並不會影響玩家的進度,也不會受到懲罰,成就/獎盃也都能解鎖。

實際上,製作組也沒有鼓勵玩家開槍,因為任務目標僅僅只是「聽從馬卡洛夫的指揮」。而且就算玩家不開槍,馬卡洛夫也不會覺得奇怪。但是玩家也沒有辦法積極/消極避免這場屠殺,因為朝壞人開火,只會被當成叛徒當場擊斃;或是留在原地什麼事也沒做,馬卡洛夫也會覺得你過於軟弱而主動開槍。另外,由於「No Russian」關卡充滿了各種情緒,有配音員當場哭了出來。而且為了避免玩家產生心靈創傷,也沒有把家庭、兒童放進去,更沒有催淚的生離死別場景(比如一家人躲在角落相擁)。

「No Russian」關卡之所以特別,在於它並沒有讓玩家扮演一名英雄,也不奉承美國,而是讓玩家真真實實地扮演一名恐怖份子,對著沒有深仇大恨的平民開槍。各位還記得當時玩「No Russian」關卡時,有什麼樣的特別感受嗎?或是覺得該不該保留「No Russian」關卡呢?

賺300億卻也流失80%玩家:為什麼《決勝時刻:現代戰爭 II》是最糟糕的《現代戰爭》?


粉絲專頁:阿Ben

Halo社群歡迎您的加入:

Halo最後一戰-台灣粉絲團
Halo最後一戰-台灣論壇
Discord

留言

3 thoughts on “政確Out!遊戲史上最具爭議的「No Russian」,原本打算讓玩家開炮艇炸平民!?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