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會讓人變暴力嗎?恐怕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影片和文本無差異,只是供各位有不同的閱讀選擇罷了~但還是建議各位看影片,因為有圖有聲。喜歡的話可以訂閱喔~粉專也有更多 Halo《最後一戰》和其他遊戲的資訊,歡迎逛逛^^

身為遊戲人,要知遊戲事。當社會關注的重大新聞說「兇手曾玩過電玩遊戲」,各位會不會氣到跳腳呢?憑什麼大人都一副「不玩遊戲是為你好」的態度?今天本文想介紹幾個宣稱跟遊戲有關的刑案,並簡短分析。希望各位會喜歡。

眾所皆知,《俠盜獵車手》一直以來都爭議不斷,因為 R 星在這款「非道德」遊戲裡放入大量的爭議內容,像是酒駕、殺人、髒話、色情、鬥毆……從古至今都是備受關注的對象。一些家長、議員、團體,都在試著禁止這款遊戲流到市面,以保護社會的善良風俗以及未成年的純潔心靈。

2003 年,16 歲的威廉跟 14 歲的約書亞拿著一把槍,朝路上的車輛開火,導致一死一重傷;他們聲稱是因為玩了《俠盜獵車手 III》、又發現家裡有一把槍後,才想學遊戲裡的角色那樣試試看隨機射擊車輛。受害者家屬向 R 星與一些公司求償 2.46 億美元,兩名被告最後也被判處無期徒刑。

2008 年,19 歲的雷恩因強制性交未遂及重傷罪被捕,被判處 8 年的有期徒刑。雖然被告在法庭上以「《俠盜獵車手》影響了我」來抗辯,但法官卻回「用遊戲來當藉口可幫不了你」。

《俠盜獵車手》有個經典操作,那就是劫車。玩家可以隨便走向一輛 NPC 駕駛的車子,打開車門把駕駛拖出來,隨後開 NPC 的車逃走。住在泰國的一名男子用刀刺死了一名計程車司機,並表示他是受到《俠盜獵車手 IV》的影響,想知道「在現實世界劫車會不會跟在遊戲裡一樣簡單」。這件事也讓泰國當局下令禁止這款遊戲於國內販售。

不只《俠盜獵車手》,著名的射擊遊戲《CS Online》也發生過大規模屠殺爭議。2009 年,17 歲的提姆帶著貝瑞塔 92 手槍,闖入一所中學槍殺師生,導致 15 人死亡、9 人受傷;最後提姆於警網的包圍下自殺。據說他是《CS Online》的狂熱粉絲,在殺人前還玩了《極地戰嚎 2》。

台灣人最愛玩的《英雄聯盟》也有出過事。2014 年,鄭捷拿出兩把刀,在北捷犯下了隨機殺人案,造成四人死亡。根據媒體報導,鄭捷平時最喜歡玩《英雄聯盟》跟《神魔之塔》。

每當這種很吸眼球的新聞出來,媒體會將「宅男」、「遊戲」這種簡單易懂的標籤拿出來,然後廣大玩家就會出來喊冤,說被汙名化。兩個族群互相仇恨、對立,不斷製造話題,媒體就越開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可以這麼簡單就歸納到某一族群嗎?

從法律的角度來說,案件很注重「因果關係」。因果關係簡單講就是「如果沒有這個行為,就不會發生這個結果」。簡單舉個例子:A 今天拿刀刺向 B 的心臟,導致 B 死翹翹。把因果關係套進去就會變成「如果 A 沒有拿刀刺 B 的心臟,那 B 就不會死翹翹」,所以由此可知 B 的死亡就跟 A 的拿刀刺殺行為有因果關係。

因果關係可以很廣,也可以很窄。最被詬病的就是「兇手的母親」。如果母親沒有生下兇手寶寶,那兇手寶寶也就不會在長大後去殺人。這樣一看是有因果關係,可是各位應該也會覺得這樣推論很奇怪吧?是關母親什麼事?那以後每位媽媽在生小孩前,是不是都要考慮到孩子長大後都會去幹壞事?開車撞死人,是不是要去怪製造車子的公司?拿刀砍死人,是不是要怪菜刀行老闆為什麼要賣刀?

因此我們在判斷這些案件時,要把太廣的因果關係去掉,找出真正重要的因果關係。

以鄭捷案的判決當例子(臺灣新北地方法院 103 年度矚重訴字第 1 號刑事判決),雖然判決裡多次提到「遊戲」這個詞,但法官認為鄭捷在民國 88 年就讀小學時因為與女生的緊張關係(直笛沒吹好被 A 女打小報告、B 女常與鄭捷對立),常常感覺受到傷害,因此立下要殺死這 2 名女同學的誓言。民國 94 年因國中老師管教嚴格,鄭捷覺得老師處處針對,因此萌生想要殺掉老師的念頭。往後在面對挫折與壓力時,鄭捷經常以殺人的念頭來宣洩壓力,並以此轉成將來應對壓力的策略。國防理工大學因成績未達標準將其退學、就讀東海大學時因成績未達父母期望而產生衝突……

後續的鑑定報告指出,鄭捷因為在現實世界產生厭世想法,因此轉而經營網誌,或是透過看動漫、玩遊戲來暫時逃避,因此無法在真實的互動中學習恰當的壓力反應,卻在小說、動漫和線上遊戲當中學到了不當的行為腳本。

雖然鑑定報告提到鄭捷透過虛擬世界來逃避現實世界的壓力,並從虛擬世界學到不適當的行為,但他之所以會一頭逃進虛擬世界,原因在於現實世界有太多壓力。另外《英雄聯盟》是在民國 98 年時發佈。鄭捷在小學就想殺人時,這款遊戲還沒出生。也有很多反對論點表示,遊戲誕生前就有數不盡的暴力行為,甚至還有戰爭。

如果把因果關係套進去,各位覺得哪個才是「比較有影響力」的因呢?是現實世界的嗎?還是虛擬世界?

烏俄戰事期間,有名士兵笑稱「《CS:GO》戰術技巧還真的有用」。對於常玩射擊遊戲的人來說,或許對槍枝的構造、戰術的應用、殺敵技巧,相對於沒有接觸過射擊遊戲的人來說會比較了解。就跟那些「宣稱是受到遊戲影響」的人一樣,他們可能因為有接觸過暴力遊戲,所以比較能理解該怎麼操作、比較容易上手。可是要說遊戲真的是影響的「主因」嗎?或許得打上一個問號。

影響一個人的因素很多,我們也無法斷定某個因素就是強而有力的主因。也許遊戲真的影響了千千萬萬的人,至於是多還是少,這方面的研究畢竟才剛剛起步,就看學者專家們的更多報告了~

再舉一個例子說明:B 欠 A 錢,B 死不還錢,還說了一句「人肉鹹鹹」,意思就是不管怎樣我都沒錢還你。A 一怒之下衝回家裡拿出手槍,朝 B 的頭部開槍,導致 B 失血過多死亡。檢察官在訊問時問:「我國禁止人民擁槍。那你為什麼會操作手槍?」A 回:「我從電玩遊戲跟網路上看影片學到的。」

乍看之下 A 的殺人行為是被「遊戲」跟「網路」帶壞的,但如果 A 今天不是拿槍而是拿每個人都可以持有的西瓜刀(或徒手勒斃),是不是就跟遊戲無關了?而且 A 之所以會殺人,原因在於 B 死不還錢──不如說「持槍殺人的行為」只是其中一種手段,真正會讓 A 動手的原因其實跟遊戲沒有太大的關係。

筆者的簡單想法是,讓人知道「這個行為所產生的後果」,比「直接禁止完全不碰觸」要來的好。我們要告訴小孩暴力遊戲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教導他們遊戲裡的這個舉動代表什麼意義,並讓他們了解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的差異。還有就是別霸凌、欺負別人,不要製造社會的未爆彈。如果 16 歲的威廉跟 14 歲的約書亞能理解「開槍奪人性命」這件事的嚴重性以及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相信他們也不會選擇朝車來車往的馬路開槍。如果鄭捷小時候就有得到足夠的愛與關懷,是不是就不會發生憾事了呢?

雖然很多遊戲都鬧出爭議,至今仍有人在為了這類事件而吵到臉紅脖子粗。但不可否認的是,遊戲也為這個世界帶來很多的正面影響,有研究顯示玩遊戲可以加快反應時間,還有適當宣洩壓力。既然遊戲的發展與進步勢在必行,那麼該如何去避免它對玩家產生不良影響,這就是我們該去正面迎接的挑戰

那麼以上,就是本文的所有內容。

每天都賺7位數:《暗黑破壞神:永生不朽》明明負評滿滿,為什麼還能數錢數到手軟?


粉絲專頁:阿Ben

Halo社群歡迎您的加入:

Halo最後一戰-台灣粉絲團
Halo最後一戰-台灣論壇
Discord

留言

2 thoughts on “遊戲會讓人變暴力嗎?恐怕沒有你想的那麼簡單!

  1. 不要這麼專業好不好 有些保守型的父母根本聽不懂的拉 他們只會跳針說電動害死我小孩 真可悲的世界 我從小打電動打到大,我也從來沒想殺過人,這又怎麼解釋 很多父母聽到這個又在跳針。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