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況之聲!Elgato Wave DX 動圈式麥克風開箱評測

Elgato Wave DX

直播媒體越來越夯,行業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直播中最常使用的硬體除了擔任觀眾眼睛的視訊鏡頭外,另一個莫過於是傳送直播主聲音的麥克風了。本篇文章將會您介紹「 Elgato Wave DX 動圈式麥克風 」,為直播新增更上一層樓的品質和專業。


XLR 線是什麼?

在正式介紹本次的主角 Wave DX 麥克風前,先來認識什麼是 XLR?一般的類比訊號接頭中主要有兩種分類,分別為平衡與非平衡:

平衡線:一條平衡線中總共有三條線,分別為正、負及地線;正極和負極線都各自傳輸相同的訊號(互為相反面),在最後合併時會將正負極的雜訊一併抵銷,因此傳遞音訊比較遠時,就不會有雜音了。

非平衡線:內部僅有一條傳導線及地線,有比較大的機會傳輸雜音或是因為線材長度而訊號衰減,非平衡線的長度都不會太長,大部分在 1.8 公尺以內。

Elgato Wave DX

而 Wave DX 麥克風使用的 XLR 線,又俗稱 Cannon (卡農)線,就屬於平衡線材的一種。在舞台表演、街頭表演、錄音室錄音、宅錄、Podcast 等環境中,為了盡量減少雜音,大部分的麥克風接頭都會使用 XLR 線。

不過,XLR 麥克風還有另一個對頭,那就是 USB 麥克風。兩者的差別在於,後者可以直接將類比訊號轉換成數位訊號,而前者沒辦法。代表當 XLR 麥克風需要額外使用「錄音介面」才能運作時,USB 麥克風自己就能包辦所有工作。兩者各有優缺,但當使用者今天需要的是高品質同時也有相對應的預算時,XLR 麥克風加上錄音介面的音質將會拉到 USB 麥克風無法比擬的境界,這也是為什麼專業錄音室中都是使用 XLR 麥克風。

看到這裡,我們知道了 Wave DX 麥克風主打的領域。而本篇與 Wave DX 搭配的錄音介面為同樣為Elgato出品的 Wave XLR。基本上所有支援 XLR 的錄音介面都能與 Wave DX 搭配,只是 Wave XLR 的好處在於它可以直接整合 Wave DX 和 Wave Link 軟體混音器,允許使用者將他們的麥克風收音與多個音源混合等其他功能,而 Wave Link 可以更進一步跟 Steam Deck 等其他Elgato產品搭配。如果使用者喜歡一條龍服務,Wave XLR 便是不二選擇。

IMG_0767

讓我們休息一下,欣賞幾張開箱照吧!

IMG_0753
Wave DX 麥克風、Wave XLR 錄音介面、XLR 線
Elgato Wave DX

瞭解完 Wave DX 麥克風的接頭為 XLR 線後,我們將視角移到麥克風本體,這裡再度幫大家科普一下。麥克風本身分為「電容式(Condenser)」和「(動圈式Dynamic)」兩種,前者的靈敏度較高,能夠收到更多聲音細節,同時也需要透過幻象電源(Phantom Power)供電,這類麥克風適合在較安定、雜音較低的環境中(例如錄音室)使用。後者「動圈式」的靈敏度則較低,適合收音量較大的聲音,例如爵士鼓、樂器音箱等,不需要額外的電供,可直接使用,通常的適用場所為現場表演。Wave DX 麥克風屬於動圈式。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些許疑問,為什麼瞄準直播市場的Elgato要選擇動圈式的設計呢?小編認為可以「亞洲統神」舉例。當我們的阿航激動的喊出「X你老師奈德麗、太神啦、穿過你的 88、又舔 又舔 又舔嘴唇!!!」時,屬於動圈式的 Wave DX 可以準確不爆音的接收所有名言佳句,而同時搭配 XLR 線又有不輸專業錄音室的音質,非常適合嗓門大的實況主選擇。

此外,Wave DX 屬於心型指向性麥克風,透過集中接收麥克風前側的聲源,精準捕捉實況主的人聲,同時隔絕背景噪音,例如鍵盤敲打聲、生氣拍桌聲、老媽 Gank 聲等等,這點讓我們透過實際錄音測試來一探究竟。


實際錄音測試

在完全沒有調整軟體設定和錄音設定的狀態下,架設好 Wave DX 和 Wave XLR(收音音量為一半多兩格)後直接錄音。錄音軟體為 BandLab 並上傳至 SoundCloud。

IMG_0769
錄製時的大致配置和角度

成果可以聽到非常清楚的人聲,但仍然會聽到麥克風後方的些許鍵盤聲,這點能透過額外的設定解決,不過較大聲的噪音,如拍打桌子、玩《Osu!》的激烈敲打鍵盤聲等還是會收到。總結來說,以這個價位的麥克風來說,人聲方面表現傑出,而降躁方面則符合預期,對實況主來說,需搭配其他設定或調整麥克風位置來找到甜蜜點。

說到價位,Wave DX 麥克風的售價為新台幣 3290 元,但只有麥克風本體是無法使用的,其他附屬產品都需要額外購買,例如錄音介面 Wave XLR(新台幣 5190 元)、麥克風支架(新台幣 3290 元)、XLR 線(新台幣 690 元)等。當然,這些附屬產品不一定都要買 Elgato 的,只是可以從前面提到的 Elgato 不同產品的連動結合,看出已經慢慢建立起來的 Elgato 生態系統,未來出現 Wave 系列組合包也不令人意外。

對其它 Elgato 產品有興趣嗎?不妨看看這篇文章:影片擷取好選擇,Passthrough 遊玩沒煩惱,Elgato HD60X 開箱評測!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