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南夢宮在 PlayStation 5/PlayStation 4/Nintendo Switch/Xbox Series X|S/Xbox One/STEAM 上發售的驚悚解謎遊戲 Little Nightmares III《小小夢魘 3》,乃是《小小夢魘》系列最新作品,且和前兩作不同方向性,採用了「Low」 與「Alone」的雙主角合作制度,不過,這雙主角合作制度對這遊戲來說究竟是吉是兇呢?

首先可能會讓玩家相當擔心的,就是本作的開發從「Tarsier Studios」換成了「Supermassive Games」這件事,製作團隊的變換是否會讓一個系列該有的風格變調,會擔心這點也是很正常。真要說的話,這作的確氣氛跟遊戲概念都跟以往不太一樣,不過都還是在同一世界觀中的故事。
《小小夢魘》的第一作在巨大客船、第二作在一作城市,第三作則是一個獨特空間,但從外傳作品可以知道,這三作的舞台其實都在同一個世界,只是跟一般人認知的現實世界都有差異。而本作的目的,就是操作「Low」 與「Alone」脫離這個惡夢世界回歸現實世界。
本作準備了四個構造與風格不同的關卡,粗略估計順利的話大約 6 小時可以過關。本作準備的雙主角,一個使用弓箭、一個使用扳手,單人遊玩時要挑選一名來操作,也支援雙人各自操作一個角色來合力解謎。遊戲概念也很單純,每一大關會分成數個區域,玩家要在各 3D 區域中看看有沒有可以互動的物件,透過手上的道具以及能執行的跳躍、破壞、投擲等動作,在恐怖存在的威脅下,避開危險,打開通往下一個區域的道路。
《小小夢魘》系列的一個特色,就是玩家操作著一個似乎弱小無力的存在,身處於充滿恐怖慾望構成的黑暗空間中,時不時還會有難以形容的巨大怪物在追殺著玩家。這回也加強了用色與聲音上帶來的恐怖感,例如不時傳來的腳步聲、呼吸聲,偶爾出現的不同於黑暗背景的奇妙色彩,可以看出有很多聲光上的設計都刻意在挑動著玩家的不安。
要說解謎難度,恐怕相較於先前兩作,是變難了一些。原因有好的也有壞的,首先就是道具花樣變多,《小小夢魘》本來的遊戲進展分兩種,一個是想辦法逃離怪物的追殺、一個則是撿起可互動的物件,朝另外一個物件作用,例如拿鑰匙開鎖、抓起玩具丟向高處的開關。
但這次除了這些基本物件外,還多了隨身攜帶的物品,像是上述的弓箭跟扳手,隨著關卡不同,還會獲得傘、人偶等等,傘在第一關時可以用於空中飄浮,所以玩家還要經常試試隨身物品是否在特定區域能夠作用。當然換個說法,可以說是關卡設計更有巧思了,這點玩家可以透過第四關的一些設計來發覺開發團隊的創意。
但也因為要使用的東西變多了,相對的本作的操作就變了複雜一些,因為還多了裝備攻擊等新動作,平常解謎時慢慢來還沒關係,但在有怪物追殺的情況下,玩家要在緊急的情況下變成要去記每個動作的按鈕順序時,一些新動作就會變成「雜音」造成玩家容易失誤 Game Over。
另一個增加難度的原因就是這次太過強調「合作」了,第二作雖然有同行者,但基本是一人遊玩,玩家也不太需要對同行者下太多指令。相對的本作則是設計成可以線上兩名玩家各自操作一名角色來合作,但是不支援線下雙打跟跨平台連線,這點是一個缺點。
當然,正常合作遊玩時的確相當有趣,玩家之間只要有辦法溝通,合作時交互嘗試各種機關不說,一起面對怪物襲擊時的緊張感更是加倍。平心而論,線上合作這點確實是給這個系列帶來一個新方向,但這前提都是建立在願意連線遊玩跟連線狀況順暢的狀況下。
前兩作都是單人遊戲,自然這作多半玩家還是會一開始偏向單人遊玩的方向進行,這時候就會發生,電腦操作的另一名主角的 AI 並不是很聰明,而且對玩家的指示,反應動作還有些遲鈍。這會無意識地形成對玩家的多餘壓力,同樣地解謎時能慢慢來或許還可以忍受,但在需要即時反應的頭目戰時,這種多餘的操作跟 AI 問題就會削減玩家的玩興。
總結來說,《小小夢魘 3》是個在摸索新方向的驚悚新作,整體完成度跟維持系列應有的氣氛這點依舊是給予嘉獎,但也因為有仍在嘗試的地方,勢必會造成一些見人見智的遊玩體驗。作為一款逃脫跟恐怖為題材的解謎遊戲來說,本作如果能夠再成功地拓展世界觀,那也表示本作的嘗試並非無功而返。
相關報導︰Little Nightmares III《小小夢魘 3》試玩 & 製作人 Coralie Feniello 訪談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