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 PC 版延期的關係,其實在筆者入手 PC 版前,就買過 Xbox One 數位版了。不過當時筆者正忙著跑年底發售的美少女遊戲,沒能好好地玩個徹底以及寫篇遊戲介紹。剛好原本就有購入 PC 版的打算,於是乾脆就留到 3 月中 PC 版發售時,再來連大更新一起寫。首先特別提醒的是,如果想入手 PC 版的玩家要注意區域問題,雖然這次 PC 版也提供中文介面跟字幕,但外國版本的實體片裡面的序號是沒辦法安裝中文版的。
這部分跟多年前 EA 退出台灣有蠻大關係,筆者手上這片是從光華商場購入,當時就有被告知因為是水貨而沒有中文。聽的當下還有點半信半疑,因為以前經銷商進台灣的 EA 其他系列遊戲,序號輸入 Origin 也能正常出現中文安裝選項,但這次回家一試還真的不行。總之,非常需要中文字幕的玩家還是買數位版最保險,但如果像筆者想要留個實體盒作紀念的玩家可能就請自行斟酌一下。
水貨的實體包附的 Key 可以輸入到 Origin 兌換沒問題,但不會有中文
本作的老前輩們
長達 20 年歷史的《極速快感》系列,經歷了不同的工作室製作,不同的風格也吸引不同賽車的玩家族群,甚至有些老玩家心中都有那款最經典、無法被取代的那一代。對筆者來說,2005 年的 Most Wanted《全民公敵》就是這樣的存在,同時它也是 Black Box 工作室最黃金時期的作品之一,甚至到 2012 年的《極速快感》,這個名字還被重新用了一次。
2005 年的 Most Wanted,筆者少數保存到現在的遊戲截圖。當年筆者的電腦在那個年代算是低階的,真正 PC 版的畫面還要比這個好更多
而筆者會想從 Most Wanted 切入介紹《極速快感》這系列,不僅僅是私心、也是跟這次要介紹的主題有關。2005 年的 Most Wanted 延續了前作 Underground《地下狂飆》系列的開放世界跟車輛風格,收錄了不少日系車跟改裝項目,又加進了老前輩 Hot Pursuit《熱力追緝》系列的警車追逐,在劇情設計上也花了不少心思。Most Wanted 的成功甚至影響了往後幾代《極速快感》的風格,2006 年的 Carbon《玩命山道》、2008 年的 Undercover《臥底風雲》就都有很深的影子。
2013 年的 Rivals 著重在超跑間的追逐,高科技武器,玩家可以扮演警察或車手
不過隨著 Black Box 的沒落,其他工作室開始輪流製作《極速快感》,上述的日系車及改裝這樣的模式漸漸式微,日系車數量劇減,車輛改裝的項目也越來越少,劇情越趨簡單,2010 年的 Hot Pursuit《超熱力追緝》,2012 年的 Most Wanted《新全民公敵》,2013 年的 Rivals《生存競速》就是這樣的代表。不過這幾代選擇大量的歐美系超跑以及注重警車追逐的玩法,卻也挽回了《極速快感》系列的頹勢。
新生代 Need For Speed 豪華版贈送的藍白塗裝 BMW M3 E46 不是別輛、正是 2005 年的 Most Wanted 劇情裡面主角的愛車
在 2013 年的 Rivals 過後的兩年,2015 年 EA 發表了新世代的 Need For Speed,捨去了副標題,還有原本約一年一新作的週期。這次找來了演員跟真實世界的車手來拍攝劇情,加回了失蹤多年的大量日系車,在改裝方面更是精細。外表看似繼承很多老前輩的元素,但實際玩起來卻又能發現不少創新,這些等會都會一一介紹。